爱我中华 · 上海歌舞团2020舞剧演出季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如约回归!
	
	
		
	来源:
	|
	作者:上海歌舞团
	|
	发布时间: 2020-06-24
	|
	3051 次浏览
	|
	 分享到: 
	 
		
	
			 
	 
		
	6月24日,与观众阔别了5个多月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惊艳回归!与此同时,这部舞剧的精彩上演也标志着爱我中华 • 上海歌舞团2020舞剧演出季正式拉开序幕!	
	
	
		
			
6月24日,与观众阔别了5个多月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惊艳回归!与此同时,这部舞剧的精彩上演也标志着爱我中华 • 上海歌舞团2020舞剧演出季正式拉开序幕!上海歌舞团已经连续4年举办舞剧演出季,每年六月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观看上海歌舞团舞剧舞蹈演出早已成为了广大“舞剧迷”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六月之约偶尔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剧场演出按下了长达数月的暂停键,但是“电波”的热度不减。在等待剧场重聚的日子里,“电波”依旧牵动着众多观众的心。
配合疫情防控的需要,限流30%,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复演,是希望通过恢复剧场演出,给观众带来信心。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表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上海出品的舞台精品项目,在这艰难时刻,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歌舞团和剧场多方倾尽全力坚持演出,就是希望能够让观众尽快看到,我们的生活在逐步恢复正常。”
	演出还未开始之前,
 
	观众们便已满怀期待,翘首以盼!
 
	6月24日的首演
 
	30%的观众,
 
	100%的热情。
 
	
 
2019年可谓“电波”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年里在全国20余城市巡演超百场,临时邀约加场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作品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为原型,讲述了“李侠”和“兰芬”假扮夫妻,携手共度12年潜伏生涯的故事。“电波”创排以来收获诸多赞誉,成千上万的观众在剧场与“李侠”和“兰芬”等地下党员相遇,既为舞蹈的美所陶醉,又被“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的精神所感动。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上海的红色记忆,上海歌舞团选择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语汇把这段记忆搬上舞台呈现给观众,特别是生活在当下的“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年轻观众,大家纷纷为剧中“爱与信仰”的力量感动,在剧场里一起感慨,一同屏息。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好看”,如同欣赏一部电影大片。多次出现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出紧张的节奏,撑着黑伞的身影行色匆匆,舞台上昏暗压抑的气氛对应着解放前夕的上海。“李侠”和妻子“兰芬”并肩,来到这处没有硝烟的前线……种种细节,还原了真实紧张的敌后工作氛围,恰如其分地呈现让观众们看得惊心动魄。
报馆职员、裁缝、女工、黄包车夫、卖花女……他们都似乎隐藏着双重身份,一步一步从历史的暗夜中朝观众走来;漫天的雨丝,行色匆匆的黑雨伞,恢弘壮阔的音乐,把人们瞬间带回到解放前夕的上海。
舞台上每一秒钟都让人聚精凝神,不愿错过。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共产党人的爱与信仰以及那段惊心动魄的真实历史,被艺术性地融入了老上海的旧日时光、步步惊心的紧张氛围、感人至深的浪漫情怀,以及荡气回肠的激情岁月。
	
 
	终于等到重回剧场,
 
	终于重刷“电波”,
 
	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回归,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复演进行时,
 
	期待与更多观众重逢。
	长河无声奔去 
 
	唯爱与信念永存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主创 
 
	 ●●●
 
	制作人/艺术监制:陈飞华
 
	编      剧:罗怀臻
 
	总 编 导:韩  真、周莉亚
 
	作      曲:杨   帆
 
	舞美设计:秦立运
 
	灯光设计:任冬生
 
	服装设计:阳东霖
 
	造型设计:贾   雷
 
	执行编导:吴   欢
 
	多媒体设计:张   松
 
	摄      影:王徐峰
 
	平面设计:刘仙临
 
	
 
	编       舞:周莉亚、韩   真、吴   欢
 
	               何俊波、张振国、赵婕雯
 
	
 
	领衔主演
 
	李    侠:王佳俊、侯腾飞
 
	兰    芬:朱洁静、王   景
 
	主演
 
	秘   书:于婷婷、董   涵
 
	裁   缝:兰   浩、苏晓荻
 
	学   徒:何俊波           
 
	记   者:刘华斌、李志学
 
	车   夫:张振国           
 
	卖花女:王   丹、黄   菲
 
	社   长:魏得利、解富贵
 
	监 制
 
	刘奎丽、李   莹、王   延
 
	陈家年、王   菁、宗克惠
	联合出品
 
	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出演
 
	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
 
	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
 
	
 
	特别支持
 
	国家艺术基金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中国舞蹈家协会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
 
	
 
	鸣  谢
 
	李白烈士故居
 
	电影文学剧本作者  李强  杜印
 
	
 
	上海歌舞团2020舞剧演出季 
 
	联合运营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